李侗 1093—1163 南宋学者。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市)人。程颐三传弟子,朱熹曾从游其门。终生未仕。承继程颐的“理一分殊”说,认为“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此其要也”(《延平答问后录》),把“理一分殊”作为划分儒学和“异端”的标准。认为“理一”(太极)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源。指出万物虽则同具一理,但所禀受之气有“秀”“偏”之别,“盖天地中所生物,本源则一,虽禽兽草木生,理亦无顷刻停息间断者,但人得其秀而最灵,五常中和之气所聚,禽兽得其偏而已,此其所以异也”(《延平答问》)。认为万事万物“虽散殊错糅,不可名状”,但统一于“天理”,只是“天理”的变现。认识上提出“理与心一”的命题,主张通过静坐工夫来体认精神本体。“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真有所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同上)其语录由朱熹编为《延平答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