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朱光潜
类别 哲学
释义 朱光潜     1897—1986

美学家。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孟石。1916年就学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攻读教育学,1922年毕业。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院任教。1925年赴英国留学,攻读英国文学、心理学、哲学和艺术史。1929年又赴法国留学,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历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在美学思想上,早年受尼采影响,以审美的解释代替道德的解释,并将康德-克罗齐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及黑格尔等人的美学贯通在一起,构造出其美学理论体系。认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活动,“直觉是突然间心里见到一个形象或意象,其实就是创造,形象便是创造成的艺术。”(《朱光潜美学文集》)在美的本质上,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而在心与物的关系上。美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美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创作由情趣而意象而符号,欣赏由符号而意象而情趣。认为美是艺术的特点,美即指艺术的美。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自然美一般起于生理的快感,或起于实用的观念(见《谈美》和《文艺心理学》)。50至60年代,开始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美学基本问题。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自然美是一种雏形的起始阶段的艺术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美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酝酿发展的结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解释美学问题时,认为美不是孤立物的静止面的一种属性,而是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既改变世界又改变自己的一种结果,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关系,即审美关系。认为劳动创造是一种艺术创造。美感与生产劳动一样具有社会性(见《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70年代末至80年代,其美学思想又有重大变化。认为美是一种价值,价值是对人而言的,研究美不能离开人。马克思、恩格斯不但强调人与自然(我与物)的统一,而且也强调人本身全部身心两方面各种“本质力量”的统一。并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的分析,重新研究和评价审美活动中的节奏感、移情作用、内模仿等心理和生理问题。生平著述和译作甚多。主要著作有《谈美》(1932)、《变态心理学》(1933)、《文艺心理学》(1936)、《诗论》(1942)、《西方美学史》(1964)、《谈美书简》(1980)等,其著作编成《朱光潜美学文集》(5卷)。译作主要有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维科的《新科学》以及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17: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