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 前505—前436 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枣庄市附近)人。名参,字子舆。孔子晚年学生,少孔子四十六岁。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曾批评“参也鲁(迟钝)”(《论语·先进》),又肯定他“能通孝道,故授之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重修身,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以孝著称。认为“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主张“慎终(慎理父母丧事)追远(追念祖先)”(《论语·学而》),还主张“犯而不校”(《论语·泰伯》)。《汉书·艺文志》记《曾子》十八篇,今存十篇,收入《大戴礼记》,记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为他所著。《史记》记他作《孝经》,实为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所作。今上海博物馆所收藏的战国竹简《曾子立孝》、《曾子》,其内容尚待研究。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