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 约前200—前154 西汉政论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刑名法家学说。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从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诏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后拜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汉景帝),号为“智囊”。景帝即位,任为御史大夫。提出“守边备塞,劝农力本”。主张重本抑末;纳粟受爵;募民徒塞,农兵合一。并主张削弱诸侯;更定法令以巩固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后吴楚七国以诛晁错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时,为袁盎等所谮,被杀。有《募民徙塞下疏》、《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削藩策》等。《汉书·艺文志》有《晁错》三十一篇,今有清人马国翰等人的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