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斯宾塞
类别 哲学
释义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1820—1903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之一。1837—1841年任伦敦和伯明翰铁路土木工程师,开始对教育、政治和宗教发生兴趣。1848—1853年任《经济学家》编辑,结识英国政界和学术界头面人物。1850年出版《社会静力学》,提出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决心将进化论运用于一切科学,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理论,称之为“综合哲学”。1860—1893年致力于构建这一体系,撰写了关于形而上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一套系列著作,试图囊括人类全部知识。哲学上接受J.S.穆勒经验主义,认为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只能局限于现象;理智的作用只限于处理现象领域内的材料,超出现象范围就会陷于荒谬;只有关于现象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又受康德的影响,认为在现象后面有一个绝对的不可知的“实在”即“力的恒久性”;我们所知道的现象是不可知的实在的表象,亦即人的主观感觉经验;表象分为模糊和清晰两类;知识就是现象即“力”的表象之间的联系,按联系的程度可划分出三种知识,最低级的是不相联系的知识,科学是部分有联系的知识,哲学则是完全相联系的知识;科学和宗教表面互相对立,实质并行不悖,可以调和,因为两者都相信在相对的可知的东西后面有一绝对的、不可思议的实在即“力”,宗教将万物视为这个“力”的表现,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个“力”的表现,而这个“力”本身是超越知识的,是科学所不能达到的,但宗教可通过信仰接近它,故宗教涉及的是思想的不可知部分,科学涉及的则是可知部分,两者各有各的范围;由于不可知的力的作用,现象世界(即可知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表现为进化的过程;“力”的作用是常在的,故进化亦是必然的普遍的。他还以生物学规律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受生存竞争原则支配,人类天生有种族的优劣之分,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是天生的优等民族,应成为世界的当然统治者。美学上拥护康德的纯粹美学学说和席勒的游戏说。伦理学上,以生物进化论解释和论证功利主义伦理观,认为一切有利于自我生存和取得更高生活利益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凡对个人有利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则是恶,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就是“正义”,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社会的就是“仁爱”。其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对西方思想界、学术界影响深远,并为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所赞赏和推崇。主要著作有《第一原理》(1862)、《生物学原理》(2卷,1864—1867)、《心理学原理》(2卷,1870—1872)、《社会学原理》(3卷,1876—1896)、《伦理学原理》(2卷,1879—1893)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23: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