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佩里 Roger Wolcott Sperry1913—1994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早年就读于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主修英国文学。1935年毕业后留校转攻心理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194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动物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及联邦卫生署任职。从1954年起,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心理生物学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会、心理学会会员。1939年提出神经化学亲和力学说。1952年转向大脑半球的研究,通过对动物、“裂脑人”等一系列实验,发现切断大脑两半球的神经联系,各半球仍能保持其知觉能力,但各自的知觉不再传给另一半球。60年代,提出大脑两半球具有互补专门化的新概念。证明独立的大脑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的关系。指出右半球在具体思维、对空间的认识以及对复杂关系的理解方面具有优势。60年代末,提出心理物理相互作用的模式,解释了大脑过程中精神事件产生因果性的控制从而超越物理事件的原因。其理论在科学上引起对意识的论述的转向。由于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在功能上不同而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大脑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上,主张“一元论的相互作用论”,认为:意识的、精神心理的力量是大约500万年或更多年进化的最大成果;意识经验作为脑活动的一种实现的功能属性,是与功能的脑无法解脱地联合在一起,脑与精神是同一个连续层次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精神可以在脑活动中发挥有效的原因作用,精神对脑的反作用其实质是大脑的最高层次的意识功能控制脑的低层次的生物、化学、物理活动。批判在大脑和意识关系方面的二元论和心理生理同一论,认为二元论和同一论都会阻碍脑的意识功能研究。主要著作有《脑——精神相互作用:是精神论非二元论》、《科学与道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