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美育心理学思想Lessing’s psychological though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著名作家、评论家和美学家。他建立了美学中的人本主义理论和一般文学的现实主义理论。他通过分析造型艺术和诗的题材、媒介的不同及其对观众的心理效果的不同,阐明了造型艺术和诗的三点差异。首先,从媒介看,画用颜色和线条,在空间上是并列的。诗用语言,在时间上是先后连续的。其次,从题材本身看,有静止的物体,有流动的动作,而画较适宜于表现物体,诗较适于写动作。最后,从观众接受的感官看,画诉诸眼睛,诗诉诸耳朵。当然,莱辛并不否认诗画作为艺术有共同点,但更强调各自的特点。这在绘画美育心理和文艺美育心理的研究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戏剧艺术上,他要求艺术面向生活,应是人类经验的艺术记载,要唤起人的同情心。他特别强调戏剧的道德内容和道德影响,认为剧院应该是养成德行的学校。但是对戏剧的教育功能他并没有作狭隘的理解,而是认为通过净化,把情感转化为符合道德的心理习惯,人可以更好地得到提高。实质上,是将美育和德育融合在一起,更符合艺术的特性。其主要著作有《拉奥孔》、《汉堡剧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