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需要vocational need
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潜在动力,是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心理源泉。人的职业需要按其在意识中的发展水平或明朗程度,一般表现为职业意向、职业愿望、职业动机和职业理想等。从幼儿到成人,职业需要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童年便可产生职业需要的萌芽,少年则充满了职业需要的幻想,青年的职业需要开始分化,并转化为升学和就业动机。人的职业需要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其基本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生活的需要出发,即把职业视为谋生手段;二是从发展个性的需要出发,即满足个人的职业兴趣,发挥个人的专长、特长和才干;三是从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出发,即服务于祖国、社会和人民。个体的职业需要是一个动态结构。随着职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的职业需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职业需要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职业需要的满足,必须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职业需要只有同社会要求相符合,并能采取合理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