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亦称“心理卫生”。以往认为仅是指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而言,即狭义的精神卫生。目前人们对于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不单是指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广义的精神卫生则是以提高全民的精神健康水平为目标,促使社会成员充分自信,胜任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进取,受人信赖,坚韧不拔,善于与人共处和共事,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对人友爱和善,不计较得失,宽容大度,爱好广泛,有幽默感。有的学者强调社会和环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应将贫困、失业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人与人或集团之间的对立、紧张等因素考虑在内。精神卫生涉及的领域及对象十分广泛,包括不同年龄阶段如儿童、青少年、成人、更年期、老年期的精神卫生保健, 以及不同群体如家庭、学校和工矿企业等的精神卫生。我国于1985年重新组建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87年创刊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各地分会逐步开展了精神卫生咨询服务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为了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活动,需要制定精神卫生法,成立精神卫生机构,组织医疗、教育、宣传部门共同完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