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欲ascetic
指不让人获取性欲表达与满足,违背自然规律的非人道戒律。最早的禁欲主张见于古希腊的犬儒主义, 以不享受性生活为荣, 自誉为美德无量。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对其有一定继承性, 认为男女性生活是低级的,有违理性。最有影响的禁欲主张来自宗教宣传。基督教对人类性生活表达有强烈的憎恨,其理论依据是,追求享受必然引起堕落,企望通过无情地压制性欲来拯救堕落的人类。柏拉图与基督教都相信人的灵与肉是完全分离的,灵魂超越于肉体,灵魂可以升华到光明的天国,肉体只会死亡、溃烂,在它存在时则追求淫乐。东方的宗教和神秘主义哲学亦大多主张禁欲。古印度的瑜伽、吠陀罗派更鼓吹禁欲,甚至主张“绝欲弃智”。佛教亦贬低性欲,把禁欲定为神职必备。我国宋朝以后兴起的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但又吟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故人称假道学。禁欲主义今天已不时行,但影响仍不小。如现实中还有不少人谈性色变,对性审美公开抵制,有的女模特惨遭迫害。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成为心理变态者。但是,为医学目的所要求病人在某种特定时期的禁欲医嘱,则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