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法modeling
亦称“示范作用”,各种替代性学习基础的原则和方法。A.班杜拉(1969)认为,替代性学习的各种方法都包含着基本相同的学习过程,这就是通过观看他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后果而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或矫正自己现存的行为方式。观察者从模特儿(models)得到的信息被转化为内在的知觉——认知表象和内部的中介即复述反应(rehearsal responses),之后这些内在的表象与反应可以成为新的外显行为的象征性线索,引出可观察到的行为。与操作或经典的条件作用不同,示范式的学习通常不要求病人实际去做,而只是观察模特儿的行动,常常就足以学会早先所没有的行为形式。例如,让一个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感到极为恐惧不安的病人观看反映其他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关的录像片,这个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反应常常就会发生替代性的消退;与此同时,病人也可从示范录像中学会应付手术中出现的不适的方法,如腹式呼吸法。示范法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如消退、应付技巧干预和正性强化等。在示范进程中,也可采用类似系统脱敏法的焦虑层次。研究表明,当观察者与示范模特儿有许多类似性时,示范作用最大。例如,让一个害怕住院的孩子观看其他孩子住院治疗的情况,比观看成年人住院情况的效果要好。有不同类型的示范模式,如表现强烈恐惧反应的“惊恐模式”、没有丝毫恐惧表现的“驾驭模式”和表现适当紧张、但经应对消除了紧张的“应对模式”。一些研究表明,应对模式的示范效果最佳。示范法作为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 已被用于包括恐怖症和焦虑在内的许多疾患或问题行为,用于对即将接受复杂的医学检查和治疗的病人的心理和行为准备中,也广泛地用于各种新的健康的行为方式的学习中。此外,示范法也被作为一种管理社会的方法,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