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
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由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三磷酸腺苷而生成。CAMP在体内分布很广,在全身各系统的组织中均有存在,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可影响许多酶的活性和细胞内的生理生化过程。例如,蛋白质激酸、磷酸化酶、脂肪分解、胰岛素释放等,均可被CAMP促进和加强,而糖原合成酶、血小板凝集等又可被CAMP抑制。它不仅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行为和情绪有影响。例如,将二丁基环-磷酸腺苷(为CAMP的衍生物,实验中常用此代之),埋藏于大鼠丘脑下部,可引起发热、运动增多、激怒等现象。同一药品注入侧脑室也引起运动增多。有人观察到:躁狂症患者尿中CAMP排出量较多,抑郁症患者排出量较少,躁狂-抑郁症患者由抑郁相转向躁狂相的当天, 尿中CAMP含量剧增。实验表明:含氮激素的作用都是通过CAMP而完成的,当此类激素到达某个可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时,首先和该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结合一旦成功,便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得三磷酸腺苷转变为CAMP;细胞内CAMP浓度一改变,便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不仅执行了传递激素信息的功能,而且还有一系列功能放大的作用。最后就使细胞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因此有人把激素称为第一信使,把CAMP称为第二信使。通过第二信使,把第一信使带来的信息传入细胞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