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消退法 |
类别 | 心理学 |
释义 | 消退法 消退法extinction条件反应逐渐减少到条件作用形成前水平的过程,称作消退。消退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取消强化物的结果。例如,在经典条件作用中,如果只呈现条件刺激物而不提供非条件刺激物(强化物),那么几次试验以后,条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就变小。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如果撤除维持机体靶反应的强化物(如斯金纳箱内的鼠压杠杆后不给食物),那么此后这种反应发生的频度就下降。取消强化刺激后引起靶行为消退的事例,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可见的。例如,取消奖金引起一些人工作成绩下降,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不加注意可造成这些行为的减少(在这里,周围人的注意是强化儿童不良行为的因素)等。强化物取消后,此强化物所维持的反应在开始时也可能增强或增多。如撤除鼠的食物,它开头可能更加频繁地压杠杆。但这只是压杆反应减少前的一个暂时的阶段,不久之后消退便会发生。如果不良行为之后不再产生消极的后果(如惩罚),那么已经习得的回避行为便会消退。例如,假如社会不再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消退也可见于有机体的内驱力或动机减弱时。例如,一只不太饥饿的猫就不会像它十分饥饿时那样有充分的内驱力促使它作出条件反应。同理,对于一个不再看重一定数量奖金的人,他原先靠奖金维持的行为或反应就会消退。通过想像或实际地暴露于令人厌恶的事物,有时候可以消除某些适应不良行为。据此人们已设计出一些行为技术,如厌恶疗法、情绪冲击法、内爆法和消退性练习等。此外还有一种替代式的消退法,可用来治疗恐怖症,其做法是让病人在他所惧怕的环境中反复地观察,使他亲眼看到,他所惧怕的事物并不引起可怕的后果。关于消退的研究中所派生出来的行为技术在治疗中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因为病人进入治疗时,病态行为已屡屡受到间断性强化,这类行为是难以消退的。故消退法常常需要同其他行为技术(如对与病态行为不相容的行为的正性强化)混合使用。产生消退的原因有三种解释:(1)基于学习理论,认为消退是先前形成的S-R联系削弱的结果。(2)基于认知理论,认为消退是机体对信息主动加工后所作出的选择。A.班都拉(1969)认为,人类受试者的实验资料有力地支持认知的解释。(3)基于抑制论,认为个体反应时会附带产生一种反应性抑制作用,像疲劳一样制止个体继续反应。由于没有强化,致使个体动机的力量不能克制这种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反应的减弱和减少。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