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美化beautification of temperament
通过美的熏陶使人的气质特征得到调适和改造的过程。人的气质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与一个人生来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相关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指人的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如强弱、灵活性、平衡性等。这些神经生理特点都被认为是一个人先天具有而后天难以改变的。实际上,神经生理的特点总是以活动方式体现在人的言语和行为风格上的,如言行的强度、快慢和均衡性等。同时,人的言行风格实际上远不只含有先天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后天文化教养和实践的结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气质,指的就是这种既含有先天因素又包含着后天因素的,与人的神经特点有关的言行风格。这种意义上的气质是可以加以改造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基本类型,每一类型都表现出言行风格特点。美的事物也有不同种类的风格,对人的神经形成不同刺激,进而对人的言行风格(即强弱、快慢、均衡性方面)产生不同影响。当一个人气质类型特点不足之处过分突出、言行风格不理想时,就可以用经常接触某种类型美的事物的方法使之逐步改造。如胆汁质的人言行迅猛,近乎粗暴,可多接触优美、温柔的事物,听节奏舒缓的歌曲,看恬静的诗文,饲养、抚爱小动物等。抑郁质的人言行压抑,过于脆弱,可多接触壮美、刚劲的事物,听节奏强烈的歌曲,看感情奔放的诗文,到高山大海边去感受雄伟辽阔。气质美化实质上是事物美的风格特点在人的神经和心理上留下痕迹,转化成人的言行风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