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服装社会心理学 |
类别 | 心理学 |
释义 | 服装社会心理学 服装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ofclothing and personal adornment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类衣着服饰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1897年格·斯·霍尔在《自我早期的感觉》中通过社会调查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在孩提时期就有了打扮自己以引起别人注意的心理要求,说明服装具有穿着者表现自己的功能。20世纪初关于服装心理学的著作主要有弗拉戈斯(Flaceus,L.W.)的《服装心理学发凡》(1905)和迪尔巴(Deurborw,G.W.)的《服装心理学》(1918)。这一时期的服装心理学研究带有较浓的哲学意味,常常是对服装历史现象和进程的评述。20世纪30年代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兴起,主要著作有赫洛克(Hurlock,E.B.)的《服装心理学》(1929), 弗劳格尔(Flugel, J.C.)的《衣服心理学》(1930)等。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个人穿着心理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确立采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建立了服装社会心理学这一新的学科。这一时期, 罗奇(Roach, M.E.)和埃卡(Eicher, J.B.)的《衣服、装饰和社会体制》(1965)、拉恩(Ryan, M.S.)的《服装,人类行为的研究》(1966年)和洪(Itorh, M.J.)的《第二皮肤,服装的多学科研究》(1968)等著作,奠定了服装社会心理学的基础。此后,服装社会心理学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服装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与美国战后经济的增长,人们对服饰衣料品的需求多元化有密切关系,同时社会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及方法的成熟也为服装社会心理学提供了基础与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服装社会心理学在日本也引起了广泛重视。1981年日本纤维机械学会成立了服装心理学分会,并派人到美国有关院校学习进修。20世纪80年代日本服装社会心理学发展迅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服装社会心理学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并广泛吸收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美学、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服装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服装的起源和动机;社会文化环境对穿着行为的影响和制约;文化融合过程中穿着观念和穿着方式的变化;服装行为中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表现;服装流行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动力;服装流行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群体规范与服装行为;服装行为中的群体认同与个性表现;服装在人际交往中的印象整饬作用,服装的符号象征意义及非言语功能;个体对服装的需要、动机、态度、关心、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等等。服装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成果无论对服装设计,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穿着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服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有待做大量细致的研究。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