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operant conditioningtherapy

根据操作条件作用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行为治疗方法。这种疗法是与斯金纳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大量实验研究分不开的。不过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中,人们早已尝试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改变他人的行为;只是这些尝试更多地依靠惩罚手段,其成功率较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斯金纳的研究成果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操作条件作用疗法的临床应用日益普及,并已扩展到家庭、学校、监狱和社区等场合。今天,这种疗法已成为当代社区心理卫生运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操作条件作用疗法并不意味着将人像机器那样摆布,它要求治疗者成为一名好教员、“好父母”,不断地采用奖励和指导的方法,耐心细致地教病人学会适当的技巧和新行为。惩罚在某些时候是必要的,但它不是目的,不能作为行为改变的主要手段而经常应用。操作条件作用疗法的实施大体上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识别并描述病人的问题。此疗法注重改变病人的问题行为,而不是探讨病人的无意识冲突或进行情绪疏泄。因此首先必须准确地确定病人的问题行为(靶行为),并采用明确而客观的指标进行描述;第二步是观察、测量和记录, 以明确治疗开始前靶行为发生的频度、强度以及发生的时间、场合和先行与后继事件。这一步又称“基线阶段”,所获资料为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治疗效果的估价提供重要依据;第三步具体实施治疗。治疗者通常先同病人一起制定“权变管理”的协议,依病人情况选择最具奖励潜力的事物以激励病人改变问题行为、学习新行为,并将学习效果泛化或迁移到真实生活中去。对于那些不可能一下子学会的新行为,要采用“逐次逼近法”帮助病人分步“塑造”。在集体治疗时,常采用“代币法”;最后一步是疗效估价。操作条件作用疗法强调疗效的科学评定,为此要求将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靶行为变化情况同基线阶段的资料加以比较。如果靶行为确已向所希望的方向显著变化了,治疗者还要检验是否有其他因素参与造成了这一变化。疗效的估价要求以客观资料为依据,而不是只依靠治疗者和病人的评价。这种疗法适用于广泛的临床问题,从减肥、戒除烟酒这样的较轻的问题,直到教孤独症儿童讲话、教智力发育迟滞患儿自理生活和使慢性精神病人回到社会等棘手的问题。操作条件作用疗法是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来源。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8: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