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认同sex role identification
将自己置身于特定性别的地位,掌握该性别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对性别角色认同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解释:(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认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儿童在克服伊谛普斯情结时,为压抑对异性父母的爱恋而转向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母的地位,以获得替代性满足,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仿效了同性父母的性别定型行为,获得了相应的性别角色。这种观点把性别角色认同看作是爱欲造成的儿童与同性成人的冲突和害怕受到同性成人惩罚的结果。(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认同是一种模仿学习。儿童在与父母及其代理人的共同生活中,会把同性父母或成人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榜样,从而习得其性别定型的行为模式。这种观点把性别角色认同看作是榜样作用和儿童仿效受到鼓励强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