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
介乎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如何引起生理变化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Davis,R.C.)等发起成立心理生理研究会(简称SPR)标志着这门学科的独立。心理生理学研究中人们感兴趣的基本问题是:各种情绪(喜、怒、哀、乐、忧、惧等)的生理反应是什么,有什么差异?个体在生理功能上的差异有多大?什么是心身疾患,是如何发生的?变态条件的研究对人们了解正常生理功能有什么意义?心理与内分泌的关系怎样(情绪激动时血、尿中内分泌物含量是否有变化)?人在睡眠和做梦时有什么生理变化?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如何?社交活动时有什么生理变化?测谎中如何应用心理生理学的知识与方法?以及心理生理学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心理生理学家一般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和测定这样一些生理指标:心率、血压、血容量、皮肤电位、肌电、脑电、呼吸、体温等。除了对外周反应过程机制的研究(如皮肤电阻与皮肤电位、汗腺分泌的关系),有相当多的心理生理学家也研究类似生理心理学的课题,例如皮层下结构对行为的影响,大脑高级水平的控制丧失对行为的影响(大脑缺氧、失血对行为的影响,酒精的作用等)。心理生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生物反馈的研究证明:借助于对自己意识状态的控制,可以调整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的活动。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体育及司法部门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