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知觉shape perception
对物体的轮廓线条走向及其大小相互关系的知觉。一般情况下,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物体形状信息的来源:一是物体按几何光学原理投射到视网膜上的成像(视像);二是注视物体时,眼的肌肉运动所发出的动觉刺激;三是用手触摸物体时所获得的构成物体轮廓的线条走向及其大小相互关系的印象(触像)。这三方面的信息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间形成复杂的联系,便能知道物体是什么形状。在特殊情况下,没有视觉的参加,只靠触觉和动觉也能确定或辨别物体的形状(如盲人)。对平面图形的知觉,则只靠视觉和动觉。而对立体形状的知觉还需要有触摸觉参加。据观察,先天双目失明的人,通过手术恢复视力以后,只有经过若干次的视觉和触摸物体的协同活动以后,才能正确地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形状。知觉对象与眼睛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例如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物体)时,该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像也会改变。但由于以往生活经验的补充和修正, 以及眼的肌肉运动的参与,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并不发生变化。这就是形状知觉的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