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定势learning set
学习者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对学习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 即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一定的倾向性。美国心理学家H.F.哈洛于1949年用猿猴做辨别学习实验时,发现当猿猴多次解决了同类辨别课题后, 由于掌握了这类课题的学习方法,而使以后解决其他同类新课题的正确反应率增高。他把这一现象解释为猿猴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学习定势”,并用学习定势或“学会如何学习”的概念说明从一情境到另一情境的一般迁移效果发生的原因。学习定势固然有使问题容易解决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容易使解决策略或方法固定化,成为解决新课题的障碍。如在A.S.卢钦斯的量水实验中所发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