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神经核nuclei basales
亦称“基底神经节”。为大脑半球髓质内的一些灰质块,因位置靠近脑底,故名。它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和屏状核。(1)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尾状核呈“C”字形,状如松鼠之尾,前粗后细长。豆状核可分外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尾状核和壳核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晚,故称新纹状体。苍白球出现较早,称旧纹状体。纹状体在哺乳类以下的低等动物是调节躯体和内脏活动,并对环境作本能性适应的高级中枢。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则退居次要地位,成为皮质下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在运动中主要起维持肌张力和协调肌肉活动的作用。纹状体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肌张力的改变(张力降低或增高)和运动状态的异常(运动过多或过少)。尾状核或壳核病变出现肌张力过低和运动过多症状,如运动过多过快,作无目的的、迅速的和粗大的突发的运动,临床上称为舞蹈症。苍白球等病变则出现肌张力增高和运动过少的症状,如肌肉强硬、步态缓慢、表情呆板、随意运动慢而幅度小。(2)杏仁核: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为大脑皮层边缘叶控制下的边缘系皮质下中枢,与嗅觉、内脏运动和情绪有关。破坏两侧杏仁核及其邻近结构,恐怖和愤怒反应消失,性活动增加,食欲也增加。(3)屏状核:为豆状核外侧的一薄层灰质,其功能和联系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