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heuristic type of teaching
一种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以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其自觉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启发”一词,导源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他主张, 教育者要为学习者创设“愤”(“心求通而未得”)和“悱”(“口欲言而未达”)的情境以收“启”(“开其意”)“发”(“达其辞”)之效。这是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稍后于孔丘的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又称“产婆术”)启发学生自己思索,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有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和现代的启发式教学之分。前者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后者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使之具有善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创新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的诸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潜科学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法,都可归之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