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意识consciousness of kind
这一概念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59年所著《道德情绪学说》(Theory ofMoral Sentiments)一书中的同情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季丁斯(Giddings,F.H.)首创这一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类意识是指认知他人行为与自己相类似,因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同情。这种相似性,不仅仅单指一个人的外显可观察到的行为的相似性,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行为目的、动机等的相近性。同类意识是人们相互结合的心理基础,与模仿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这种意识开始于一个人的同情心理,继而才表现出高级的同情、爱情, 以及同类认知,最终才成为社会生活中个体的主观心理。这种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使团体内的成员更加团结与更加相似,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所谓的社会(society)。由此可见,兴趣、嗜好、观念、信仰、仪态、道德等的相似,都可以促进人与人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好感、同情与团结;而与此相反的种种特质,也可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抗拒与恶感。所以季丁斯断言, 同情与相似成正比,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往往缺少相互间的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