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identity
(1)精神分析术语。指个体心理或人格成熟的一种状态和标志,亦即个体对当前自我、身体特点、社会期待、过去经验、现实环境和未来理想等6个层面的统合感,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诸如“我是怎样一个人?”“我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将来在社会上究竟想干什么?”等一类的问题自己均有较为明确的回答,标志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故同一性具有个性统合感、连续感和独立感的内涵。弗洛伊德的同一性是关注儿童期外从式的认同,而C.H.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则关注青年期从外从式认同转化为内聚式的认同。C.H.埃里克森认为从十六七岁到十八九岁完成这个过程,有的要延迟到大学毕业或更后,也有的终生未能完成。(2)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术语。指儿童具体运算阶段形成守恒概念的一种推理方法。即一个客体或一个集合未增加或减少成分,则该客体或集合的成分或数量保持不变。如将一个杯子的水倒入另一个不同形状的杯子里,此时儿童知道其水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