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学习visceral learning
根据学习强化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使人和实验动物学会对内脏器官的随意控制。传统的看法是,心率的快慢、血压的升降、肠管的收缩由自主神经支配,不像骨骼肌的运动可以受大脑随意支配。美国学者米勒(Miler,N.E.)等人用实验证明,通过工具的训练程序,动物能够产生任何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获得的内脏反应,并于1969年发表《内脏和腺体反应的学习》的著名论文。米勒等人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被试是用箭毒麻痹了骨骼肌的白鼠,这些白鼠分为六组,分别在增加或减少心率、收缩压以及肠管收缩时给予脑愉快中枢刺激,各组白鼠在90分钟的训练期内都达到了训练目标。他们证明了相同的奖励不但可以训练箭毒化的动物内脏活动,引起相反的变化,还可以引起白鼠一只耳朵血管扩张、另一只耳朵血管收缩,而且这些血管运动的变化都不依赖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肾脏可以不依赖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而形成尿生成速率改变的工具性学习。从动物内脏学习的实验基础上发展了生物反馈技术。人类也可以通过生物反馈训练达到对血压、心率等内脏活动的随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