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非状态理论nonstate theoriesof hypnosis
解释催眠易感者对催眠暗示的戏剧般反应的理论之一。这些理论认为,催眠反应性是来自于受试者依从催眠师要求的动机同他在想像上卷入具体暗示的能力之混合。在巴尔波(Barber,T.X.)的一个研究中,将受试者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种不同的指导语以产生不同的动机。结果发现接受催眠诱导指导语者同接受“课题-动机”指导语者在对暗示语的反应上同样好,都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受试者依从暗示的动机是催眠反应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沙宾(Sarbin,T.)认为,良好的想像能力是催眠易感性的另一决定因素;催眠易感者就如同那些易于深深地进入角色的戏剧演员 一样、失去了自我同表演间的差别。因此催眠是一种“角色扮演”形式,受试者完全相信由催眠师所暗示的经验;在想像性角色扮演方面有天赋和经验的人也应当是良好的催眠受试者。为了证实上述推测,沙宾对戏剧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催眠易感性测验,结果表明前者得分确比后者高。此外,人们发现催眠易感者常常较多地从想像上卷入日常生活事件,这一观察也支持沙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