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美育心理学思想Hume's psychological thought on aesthetic education
休漠,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不可知论者。在文艺和美学问题上,他继承经验主义传统,主要用心理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他试图用人的心理构造来说明快感的来源,认为美有很大一部分起源于便利和效用的观念。与效用说密切关联的还有同情说,他认为同情是人的基本心理功能,而对象之所以能产生快感,往往由于它满足人的同情心,不一定触及切身的利害。通过同情和想像可以变旁人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因而旁人觉得美的自己也可以觉得美。这种“同情的想像”的观点,偏重社会性和道德性,是一种有益的观点。在论及审美能力时,他认为人在心理构造上虽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有着基本的一致性。造成人们对美和价值的情感上分歧的原因,一个是天资的差异,另一个是修养的不同。人与人之间“想像力的锐敏性”差异很大,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这对美育心理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主要著作有《人性论》、《论审美趣味的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