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志意心理思想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志意心理思想】
 


关于意志问题的心理思想。《荀子·正论》:“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荀子·礼论》:“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把志意与知、情、行看成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鬼谷子·养志法灵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反之,“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提出“欲”和“思虑”是志意的动力和条件,志意又要从行动上表现出来。汉代以后大多对志意分别界说。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忧。”把意看作心的一种意向,它会左右精神活动。东汉王充《论衡·四讳》:“夫自洁清则意精,意精则行清,行清而贞廉之节立矣。”把意与行动联系起来,具有意志行动的意思。三国魏嵇康《家诫》指出:“人无志,非人也”,“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志具有志向的意思,是取得成功的条件。宋代思想家对志意界说尤详。张载提出“志公而意私”的命题,为后世所继承与发扬。二程认为,“志自所存主言之,发则意也”;“志者,心之所之也”。朱熹阐释说:“意者心之所发”,并和情加以比较,“情是性之发,情是发出恁地,意是主张要恁地,如爱那物是情,所以爱那物是意。情如舟车,意如人去使那舟车一般”(《朱子语类》卷五),又说:“志是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是志之经营往来底,是那志底脚。凡营为、谋度、往来,皆意也”(同前)。朱熹弟子陈淳详解说:“志者,心之所之。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物事,便是志”;“志有趋向、期必之意。必趋向那里去,期料要恁地,决然必欲得之,便是志”。而“意者,心之所发也,有思量运用之义。……运用商量,要喜那人要怒那人是意;心向那所喜所怒之人是志”(《北溪字义》),把朱熹的有关思想解释得更加明白。明清之际王夫之《诗广传》也有类似的见解:“心之所期为者,志也;念之所觊得者,意也。”同时还指出:“意不能无端而起,毕竟因乎己之所欲。己所不欲,意自不生。”(《读四书大全说》)这点和鬼谷子的见解有相似处。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