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感觉被人嘲笑不想上班咋办,抵触上班情绪差咋改善?
类别 生活杂谈
内容

我最近状态特别不好,晚上老是失眠,白天还爱生气。而且总感觉被人嘲笑,导致我特别抵触上班,甚至不想去了,情绪也因此变得很差。晚上睡不着加上爱发脾气,让我整个人都很疲惫。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调节。怎样才能不再觉得被人嘲笑,改善抵触上班的情绪,同时调整好失眠和爱生气的问题呢?真希望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能感受到你现在像被一张无形的网困住了:晚上睡不着时的煎熬,白天被“别人可能在嘲笑我”的念头揪着心,对上班的抵触像块石头压在胸口,连带情绪也变得像个“火药桶”——这些状态缠在一起,换谁都会觉得疲惫又无力。

其实你经历的这些,更像是一个“恶性循环”:** 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敏感 → 抵触上班(逃避压力) → 失眠(身体得不到休息) → 情绪失控(易怒) → 更怕自己“表现不好被嘲笑”**。要打破这个循环,不能只盯着“某一个问题”,而是要像“解绳结”一样,从最容易松动的地方慢慢入手。

试试按这几步一点点调整,不用急着“立刻变好”,先让自己“不那么糟”就好:

第一步:先搞清楚“被嘲笑”是“事实”还是“情绪滤镜”

很多时候,“感觉被嘲笑”可能不是真的有人针对你,而是我们在情绪低落时,会自动给外界的信号“加滤镜”——比如同事随口一句玩笑,你会解读为“他在讽刺我”;领导皱眉可能只是在想工作,你却觉得“他对我不满意”。

可以试着做一个**“事实vs感受”记录**:

拿一张纸,左边写“发生了什么(具体事件)”,右边写“我当时的想法和感受”。比如:

  • 事实:开会时我发言有点卡顿,坐下后看到后排两个人在低头笑。
  • 感受:他们肯定在笑我讲得烂,觉得我很笨。

写完后,试着问自己:“除了‘他们在嘲笑我’,还有没有其他可能?”——也许他们在笑手机里的消息,也许只是缓解开会的紧张。** 很多时候,“不确定的事”被我们默认成了“针对自己的坏事”,才会越想越焦虑。**如果确实有具体的人或事让你明确感受到“被嘲笑”(比如有人说过带攻击性的话),可以试着问自己:“这个人的评价对我真的重要吗?我是否把‘别人的看法’当成了‘定义自己的唯一标准’?”——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怎么说,但可以慢慢学会“过滤”那些不重要的声音。

第二步:用“最小行动”打破“抵触上班”的惯性

对上班的抵触,往往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怕去了之后“再次感受到压力”(比如被嘲笑、情绪失控)。这时候,别逼自己“必须像以前一样正常上班”,可以用“拆分成小步骤”的方式降低心理负担。

比如:

  • 前一天晚上睡前,花2分钟想清楚“明天上班只需要做好3件小事”(比如:打一份文件、和1个同事简单打招呼、准时下班)。目标越小,越容易完成,完成后会积累一点“我能做到”的信心;
  • 如果一想到“去公司”就紧张,可以在上班路上做“5分钟分心练习”:比如数路边的树有多少棵,观察路过的人穿了什么颜色的鞋子——用具体的“眼前事”把大脑从“焦虑想象”里拉出来;
  • 给自己设定一个“缓冲带”:比如中午休息时,去公司楼下走5分钟,或者戴耳机听一首喜欢的歌。告诉自己:“哪怕今天其他时候都很糟,至少这5分钟是属于我的,安全的。”

抵触感就像弹簧,你越逼自己“必须克服”,它弹得越厉害。不如先允许自己“带着一点抵触去上班”,但用小行动让自己知道:“上班这件事,没我想象中那么可怕。”

第三步:先解决“失眠”,给身体一个“喘息的机会”

失眠和情绪差几乎是“共生体”:越想“赶紧睡着”,大脑越兴奋;越睡不着,越容易烦躁。其实失眠时,“不逼自己睡着”反而更容易放松。

可以试试这几个“反常识”的小方法:

  • 别和“睡不着”较劲:如果躺了30分钟还没睡着,干脆起来做点“无聊但不动脑”的事(比如叠衣服、看一本很枯燥的书、听语速很慢的播客),直到有困意再回到床上。告诉自己:“今晚哪怕只睡3小时,也比躺着焦虑强。”
  • 睡前1小时“关掉情绪开关”: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拿一张纸写下“今天让我烦躁的事”和“明天需要做的事”——相当于把“脑子里的杂念”转移到纸上,告诉自己:“这些事明天再处理,现在我该休息了。”
  • 试试“身体扫描”:躺在床上,从脚趾开始,慢慢“关注”每个部位的感觉(比如“脚趾有点凉”“小腿有点酸”),不用“放松”,只是“觉察”。当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时,就没空想那些让你焦虑的事了。

一开始可能还是会睡不着,但没关系——** 失眠的伤害,很多时候不是“没睡够”,而是“对失眠的恐惧”。** 慢慢让身体知道:“就算偶尔睡不着,我也能应付过来。”

第四步:给“易怒”的情绪找个“出口”,别让它“憋成爆炸”

情绪像水,堵得越厉害,越容易决堤。当你感觉“快要发火”时,不用逼自己“忍住”,而是给它找个“安全的出口”:

  • 物理隔离:比如去洗手间洗把脸,或者到走廊站2分钟,告诉自己:“我现在有点生气,需要冷静一下,不是针对谁。”
  • “具象化”情绪:拿个抱枕,想象它是“让你生气的事”,轻轻捶几下,同时说出来:“这件事真的让我很烦躁!”——身体的释放会让情绪跟着松动;
  • 事后“复盘”:晚上(如果不困的话)花1分钟记下来:“今天因为什么事生气?当时除了发火,有没有其他解决方式?”——不用批判自己,只是观察,慢慢你会发现:“很多事,其实没必要发那么大火。”

最后想对你说:如果自己扛不住,“求助”不是软弱

如果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很久(比如超过2周),并且影响到了吃饭、基本的工作效率,甚至开始觉得“活着没意义”,一定要记得:** 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不够坚强”,可能是长期的情绪压力让心理“透支”了。**这时候,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就像“给心理上点润滑油”,他们能帮你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根源,教你更有效的调节方法。

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今天好一点,明天又有点反复——这都很正常。就像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总要慢慢养才能恢复,你的心理状态也是如此。对自己多一点耐心,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也是在靠近“舒服的生活”呀。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4: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