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父母不关心自己感受,我到底该用什么办法解决?
类别 情感咨询
内容

我真的很苦恼,父母似乎总不关心我的感受。每次我满心欢喜跟他们分享事情,得到的却只是敷衍回应。我尝试跟他们倾诉烦恼,还老是被岔开话题。他们一点都不了解我的内心,我特别希望父母能关注我的内心想法,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究竟要怎样,才能让父母真正在意我的感受,认真对待我分享的事,耐心倾听我的烦恼呢?真希望能得到一些可行的办法。

能感受到你心里的委屈和失落——满心欢喜想分享,却只得到敷衍;攒了一肚子烦恼想倾诉,却被轻轻岔开。这种“我的感受不被看见”的滋味,就像对着空气说话,时间久了,连开口的力气都容易被耗尽。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的“不关心”未必是故意的。他们那代人大多习惯了“解决问题”而非“回应感受”(比如你说烦恼,他们可能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大不了”,其实是想让你“别难过”,却用错了方式);也可能他们被生活琐事缠身,暂时没精力捕捉到你语气里的期待。但不管怎样,你的需求是真实的:你需要被认真倾听,需要父母知道“我在乎的不是你帮我解决什么,而是你愿意走进我的心里看看”。

试着用这几个具体的方法,一点点搭建和父母之间的“感受桥梁”,可能会比硬扛或冷战更有效——

第一步:先“拆解”父母的“敷衍”,减少对抗感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父母的回应解读为“他们不在乎我”,但可以先换个角度观察:他们的“敷衍”是真的不在意,还是“不知道怎么接话”?

  • 比如你分享开心的事,他们说“哦,知道了”——可能是他们觉得“这有什么好说的”(比如你说喜欢的乐队出新歌,他们没听过,不知道该夸什么);
  • 你说烦恼时他们岔开话题,可能是他们怕自己说不好“戳痛你”,或者觉得“提起来你更难过,不如说点别的让你开心”。

先别急着给他们的行为贴“不关心”的标签,试着想:“他们可能只是没学会怎么回应我的感受”。这种视角的转变,能让你在沟通时少带点怨气,更平静地表达自己。

第二步:用“具体的信号”告诉父母“我需要你这样做”,别让他们猜

父母往往不是“不想关心”,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关心”。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我需要的是什么”,甚至“教”他们怎么回应你。

比如:

  • 分享开心的事时,别说“爸妈你们看这个!”(他们可能不知道该接什么),而是加一句“我特别想让你们听听这个细节,因为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想告诉你俩!”(明确传递“我需要你们的注意力”);
  • 倾诉烦恼时,别说“我最近好烦”(他们可能怕说错话,干脆岔开),而是具体说“今天工作上被领导说了一句,我回来一直不舒服,其实我不用你帮我想办法,就想你听我说5分钟,然后说一句‘听起来你当时挺委屈的’就行”(明确告诉他们“你只需要做这件事”)。

父母就像“新手”,你越具体地告诉他们“怎么做能让我感受到关心”,他们越容易跟上你的节奏。

第三步:用“我信息”代替“指责”,让父母愿意听你说

很多时候我们一着急,就会说“你们从来都不听我说话!”“你们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这些话一出口,父母很容易觉得“被否定”,反而会反驳“我们怎么不在乎你?”,最后变成争吵,忘了原本想表达的需求。

试着把“指责他们”换成“说我的感受”,比如:

  • 被敷衍时,不说“你又在玩手机,一点都不认真听”,而是“刚才我跟你说那件事的时候,你一直在看手机,我有点难过,因为这件事我攒了好久才想跟你说的”;
  • 被岔开话题时,不说“你总是打断我”,而是“我还没说完呢,能不能再给我2分钟?这件事对我挺重要的,说完我就舒服了”。

“我信息”的核心是:只说“我怎么了”,不说“你错在哪”。父母听到的不是批评,而是你的脆弱,反而更容易放下防备,愿意靠近你。

第四步:从“小事”开始,用“轻松场景”培养倾听习惯

如果严肃的“谈心”太尴尬,不妨从日常的小事入手,在轻松的氛围里让父母慢慢习惯“听你说”。

比如:

  • 吃饭时,随手拿起一个话题:“妈,今天我看到楼下开了家新花店,你猜是什么颜色的玫瑰最多?”(用轻松的小事拉他们进入“聊天状态”);
  • 散步时,边走边说:“爸,今天上班路上看到一只猫,跟咱家以前那只特别像,我当时一下子就想起你总喂它了”(把分享和“你们的回忆”结合,他们更容易接话)。

这些“无压力的闲聊”就像在“训练”——让父母慢慢适应“你说,他们听”的节奏,等下次你说重要的事时,他们更容易进入“倾听模式”。

最后:给彼此一点“容错空间”,改变不会一蹴而就

如果试了几次,父母还是老样子,别太失望。他们几十年的沟通习惯,就像老房子的家具,不是一天能挪走的。你可以告诉自己:“至少我让他们知道了‘我需要被倾听’,这已经是改变的开始了。”

如果暂时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也可以给自己找个“替代出口”——比如写日记、跟信任的朋友说,甚至对着宠物念叨。你的感受需要被看见,但不一定非等着父母来“看见”,你自己先认真接住它们,也是一种力量。

慢慢来,你愿意主动想办法改善关系,就已经很勇敢了。每一次“我想让你听我说”的尝试,都是在告诉父母:“我的心里有个地方,一直为你们留着呀。”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3: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