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我11岁,缺父爱想找男友还总受伤,这该咋办呀?
类别 情感故事
内容

我现在特别苦恼,我家孩子才 11 岁,因为缺父爱,孩子想找男友,结果还总受伤。孩子也跟我说想找个哥哥陪伴,可我不知道该咋办。我知道孩子这样是因为缺父爱,渴望他人陪伴,想找亲密关系。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引导,也不知该怎么处理这情况。有没有人能给我点建议,告诉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正确对待这种因缺父爱产生的渴望呢?

能感受到你的焦虑——看着11岁的孩子因为缺爱而向外“抓取”,甚至因此受伤,作为家长,既心疼又着急,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帮她。其实孩子的行为背后,藏着一句没说出口的话:“我太孤单了,我需要被在意、被好好对待。” 她对“男友”“哥哥”的渴望,本质上是对“稳定的爱与陪伴”的渴求,只是用了她这个年龄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

想要帮她,不能只盯着“不让她找男友”,而是要先接住她的“渴望”,再慢慢引导她理解“什么是健康的陪伴”,同时用更稳定的爱填补她心里的空缺。具体可以从这几步入手:

第一步:先“接住她的感受”,别急着否定或指责

孩子说“想找哥哥陪伴”,甚至尝试找“男友”,你第一反应可能是“不对劲”“太早熟了”,但如果直接说“你这么小懂什么”“不许再想这些”,反而会把她推得更远——她会觉得“爸妈不懂我”,只能偷偷摸摸继续自己摸索,反而更容易遇到不合适的人、受更多伤。

不如先蹲下来,认真听她说说“为什么想找陪伴”:

“妈妈看你最近总希望有人陪,是不是觉得一个人有点孤单呀?”

“上次你说和那个同学相处不开心,是不是他没有好好对你?”

先共情她的“孤独”和“被伤害的委屈”,再慢慢聊“怎么做更好”。 比如她提到“想找哥哥”,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希望有人像大哥哥一样疼你、保护你,这种感觉很正常,妈妈小时候也有过想被人照顾的时候。” 当她感受到“我的想法被理解了”,才会愿意听你接下来的话。

第二步:用“多元陪伴”填补“父爱缺失”的空白,减少她对“单一陪伴”的依赖

孩子缺父爱,本质上是缺“稳定的男性关怀”和“被重视的感觉”。如果父亲暂时缺位(比如离异、异地、关系疏远),可以试着让其他可靠的男性角色走进她的生活,提供“替代性的稳定陪伴”:

  • 固定的男性亲属参与:比如外公、舅舅、表哥(年龄稍大、品行端正的),约定每周固定时间陪她做一件事——比如舅舅每周六带她去打球、外公每周三晚上给她讲小时候的故事。这种“规律的、有边界的陪伴”,能让她感受到“男性的关爱是稳定的、安全的”,慢慢替代对“陌生男友”的渴求。
  • 家长自己多给“高质量陪伴”:每天抽30分钟“专属时间”,放下手机,专心陪她做她喜欢的事——比如一起拼乐高、聊学校的趣事、甚至只是听她吐槽同学。过程中多关注她的感受:“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想跟我分享?”“如果遇到不开心的,妈妈随时都在。” 让她知道“最可靠的陪伴,其实就在身边”。
  • 引导她在“同龄伙伴”中找归属感:11岁的孩子更需要“被同伴接纳”的感觉。可以鼓励她参加兴趣班(比如画画、舞蹈、球队),或邀请同学来家里玩,帮她建立稳定的朋友圈。当她在同伴中获得“被喜欢、被需要”的感觉,对“异性陪伴”的执念会自然减弱。

第三步:教她区分“好的陪伴”和“会带来伤害的关系”

孩子之前“总受伤”,可能是因为她不懂“什么样的陪伴才是健康的”。可以借着她的经历,用她能理解的语言聊“边界”和“尊重”:

  • 比如她提到某个人让她不舒服,可以问:“他做了什么让你觉得难受呀?是强迫你做不想做的事,还是总说让你不开心的话?” 然后告诉她:“真正想陪你的人,不会让你觉得委屈或害怕,而是会问你‘愿不愿意’,会记住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 用具体的例子帮她划清“底线”:“如果有人让你瞒着爸妈见面,或者对你说‘不许告诉别人我们在一起’,这种陪伴可能是有问题的,一定要告诉妈妈。”
  • 甚至可以和她一起看一些讲“友情”“亲情”的动画片或绘本(比如《寻梦环游记》里的家人羁绊、《心灵奇旅》里的同伴支持),边看边聊:“你看,真正的关心是这样的——会为对方着想,会希望对方开心,而不是只想着自己。”

第四步:如果父亲缺位,试着“温和地解释”,减少孩子的“自我否定”

很多缺父爱的孩子会悄悄想:“是不是我不够好,爸爸才不陪我?” 这种自我怀疑会让她更渴望从别人身上证明“我值得被爱”。

如果父亲确实无法参与,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解释(不用太复杂,重点是“和她无关”):“爸爸现在因为工作/自己的原因,暂时没办法常陪你,但这不是你的错,你一直是个可爱的孩子,值得被好好对待。” 同时让她知道:“妈妈会和你一起面对,我们互相陪伴,也会有其他爱你的人在身边。”

最后想说:如果孩子反复受伤、情绪低落,别硬扛,找专业帮助

11岁的孩子心智还没成熟,一旦在“寻求陪伴”的过程中多次受挫,可能会留下“我不值得被爱”的阴影。如果发现她变得自卑、不愿说话,或持续对“不合适的人”依赖,不妨寻求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专业人士能通过游戏、绘画等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她梳理情绪,同时教你更精准地回应她的需求。

其实,孩子现在的“折腾”,更像是在向你发出信号:“我需要更多的爱和指引。” 你不用一下子做到完美,只要让她慢慢感受到“家里有稳定的温暖,有人懂我、护我”,她自然会从“向外抓取”慢慢转向“向内安定”。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但你的耐心和理解,本身就是治愈她最好的药。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22: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