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人一生都在做牛做马”,当无数小镇做题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背书背到崩溃大哭,想要考一所城里好一点的学校,“少爷们”却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最好的配套资源。“将军孤坟无人问,富人家事天下知”,当无数科学家、缉毒警一生默默奉献、却直到死后才被世人知晓姓名,“少爷们”却仅仅需要变个装耍个帅示个好,就可以受到世人膜拜。 这应该是2023年开年最魔幻的一件事了——一位16岁的男高中生,随手拍了一段17秒的不露脸视频。 毫无技术含量的胯下运球+变装,却在短短24小时内暴涨近200万粉丝,而相关话题更是收获了7亿人次的围观。无数人梦回大清,跑到他的视频下认“少爷”,自称“奴才”“丫鬟”,对其顶礼膜拜极尽跪捧。 无数人在线许愿,立志2023年成为少爷的女人。甚至有狂热粉丝手写极尽露骨的“求偶信”,随便摘抄几句,大家自行品鉴:“亲爱的喻少,首先先表达一下我对你的仰慕之情……”“看了你的视频之后,心中只有2字:'帅气',喜欢小动物的少爷谁不喜欢呢?”看完这令人脚趾扣出三室一厅的文字,你可能会以为作者是哪位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但实际上,这竟是出自一位22岁成年女性的手笔……还有人洋洋洒洒写下了长篇大论,表白。 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困惑:为什么这些人会疯狂迷恋一个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陌生人,甚至不惜自我贬低、俯首称臣,极尽跪捧之能事?!跪捧万柳书院少爷,圆了多少人的奴才梦?实际上,真正让一众网友疯狂的,并非是“少爷”本人,而是视频透露出的三个隐藏信息:第一个信息,是这个视频的定位:“万柳书院”。这个听起来像是学校的地址,实际上是北京海淀3环核心地段的一个顶配小区。该小区靠近中关村、中科院,坐拥清朝皇家“三山五园”,出门遛狗走两步就到圆明园、颐和园。附近的配套资源更是堪称顶级:知名学府如清华、北大、人大、北大附中、中科院第三幼儿园等,三甲医院如海淀医院、西苑医院等。总之一句话,让这位所谓的“少爷”被追捧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有钱。是的,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可有多少人,仅仅为了生存所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虽说有钱并不是原罪,但过度去追捧有钱人,鄙夷普通人,并将富人奉为过去弃之如糟粕的“少爷小姐公子”,这真的挺可笑的。“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名人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意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随着“喻少爷”的走红,更多的“万柳书院少爷”被扒了出来,许多媒体也开始趁热打铁、变着法地吃这一波热度的红利。有一位网红,特意和其中一位“少爷” 取得了联系,并获准进入他的豪宅里拍摄。视频的内容从满是豪车的地库,到电梯入户的室内,再到无关痛痒的闲聊,无非是展示“少爷”低调而奢华的日常生活。整个视频丝毫不走心,全程都是炫富,却再度轻松成为爆款,并让这位“少爷”成功出圈,成为万千少女口中继“喻大少爷”之后的“二少爷”。然而,与网友们对该少爷无限叠加的有钱人滤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于弱者的充满鄙夷的态度。媚上欺下:一种新的“奴才心理”而现在,这种“奴才心理”,已经不再局限于上下级之间,也广泛地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向往金钱无错,但我们要认清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且努力活着的人。真正的富足,是植根于内心的一种精神,一种修养。想要活的更好,除了提升自己,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机会之外,别无他法。他人的成功,凭什么要分给你?凭几句恭维?钱多钱少并不能决定什么,钱我们可以去挣,但精神塌了,就真的很难再重建。并不是拥有多少金钱,什么身份,住什么样的豪宅,享受过什么样的山珍海味就能称作高贵。钱钟书先生晚年家里录像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家里声音最响的是药罐子。他没有住豪宅,有的只有满屋的书香。“你在他们家可以听到安静,你在他们家也同样可以看到从容,真是你突然感觉你在那个文化面前啊,狗屁不是。”到了他这种程度,反而是金钱去讨好他,多少人哪怕献上万金想见他一面,都哭天无路,求地无门?抛弃“自我”去追求金钱,又如何不是舍本逐末?网络上所呈现出来的,充满了润色和塑造。是真是假,你不知道,是夸大还是缩小,你也不知道,最好的应对态度是,看看就行,别认真,你认真就输了。尤其是跪舔的各位,真的没必要。真正值得尊敬的,是每一个不卑不亢、认真生活的普通人,包括我和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