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她离三次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中)
类别 婚姻经营-婚姻修复
内容 她离三次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中)_情感
    这得从可可的原生家庭谈起。
    可可生长在农村,家族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奶奶的性格很暴躁,也不是那么喜欢可可。
    奶奶跟父亲的关系不好,因为父亲从小非常叛逆,奶奶不是打就是骂,那个年代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可是这打骂之下,父亲的性格还未成型,奶奶觉得管不了他了,于是就托媒人介绍给了个女孩给他,那是可可的母亲。
    两人就这么结婚了。
    那年可可爸才18岁,生可可那年,可可爸才19岁。
    直到生了弟弟为止,父母外出打工,一去就是一整个童年,在可可的印象里,爷爷奶奶不爱她,等到母亲过年回来的时候,总是黏着母亲不放。
    在可可最年少的印象里,那年是6岁,过年,父母都回家团聚了,别人家的小孩都是欢天喜地的,但是她却不是。
    她离三次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中)_情感
    因为她看见爸爸跟妈妈吵架,爸爸一怒一下打了妈妈,可可见状抱住爸爸的大腿说不要打妈妈,爸爸一把将可可推开,脑袋撞到了墙上,身上和心里都是痛的,她大哭。
    她的内心是灰暗的,她感觉这个世界没有人爱她,只有母亲了。
    可是在过完年后的没几天,母亲因为要赶火车,就趁着天不亮就坐车外出打工了。
    她哭,她闹,她歇斯底里,没有人理她,直到哭累了,喊累了,才安静地睡去。
    从那以后,可可觉得连母亲都不爱她了,自己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不被人喜欢不被人疼爱。
    又过了几年,父母都在家有挣钱的项目可以不用外出打工了,但是父母两人的感情不合,经常吵架,一言不合两人就会打起来。
    可可从小就痛恨爸爸,也痛恨他们总是争吵,发誓我的婚姻不要像父母那样!
    在整个可可的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被抛弃“的感受中慢慢长大的。
    她离三次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中)_情感
    直到她读大学,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才远离家庭的纷争。
    她没有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小孩的阶段,有可能是她6岁那年对家庭的最初记忆中。
    而她想拼命摆脱的原生家庭,就像在她身上下了魔咒一样的,悲剧不断重复上演。
    原生家庭带着天生的烙印一样,烙在了可可的潜意识里。
    她意识不到自己这样有什么问题,她好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百分之百地爱她,保护她,不让她受伤。
    她将父母没有对她完成的使命,放在了丈夫身上,希望从丈夫那里得到百分之百无条件的包容和爱。
    于是,就像当年那个小女孩一样,拼命去抓取,去哭闹去生气,她以为爱就应该是对方完成自己完美的想象,填补心灵的空缺。
    她离三次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中)_情感
    但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即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
    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重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儿童生物需要的满足与挫折上,这些需要的适当满足会促成人格顺利发展,而过分的放任和挫折都会使儿童固定在某一阶段并产生人格的损害。
    弗里曼在FamilyTherapy with Couples-The Family-of-origin Approach 提及五项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让我们了解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1. 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来自没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2. 我们择偶时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3. 我们都带着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4. 我们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5. 关系上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原生家庭未解的结,而多于因为缺乏肯定、关心和爱。她离三次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中)_情感
    小提醒:需要情感挽回的亲们, 我,帮你指明挽回方向哦~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也欢迎转给身边的朋友。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6 2: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