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我强迫症总反复想事,实在不知该怎么改变,到底咋办? |
类别 | 生活杂谈 |
内容 |
我患有强迫症,总是反复想些事,怎么都控制不住,真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种状况。我本是个要强的人,现在因为强迫症,对自己特别失望。我特别渴望能克服强迫症,重新掌控自己的思想,可就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每天被强迫症折磨,真的太痛苦了,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它呢?希望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你的痛苦和渴望改变的心情,我完全能感受到——那种被反复的想法缠住、想控制却控制不住的无力感,就像陷入了一个自己打不开的怪圈,尤其对于本身要强的你来说,这种“失控”带来的自我否定,只会让痛苦加倍。但请一定先相信:强迫症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意志力不够”,它本质上是大脑神经回路的过度激活形成的“思维习惯”,就像肌肉记忆一样,改变需要方法和时间,而你此刻的“想摆脱”,已经是改变的第一步了。 先试着理解它:强迫症的“怪圈”是怎么运作的?强迫症的核心是一个循环: 强迫思维(比如“反复想一件事”)→ 引发焦虑/不安 → 想通过“控制不想”“反复确认”等方式缓解焦虑(反强迫)→ 反而让思维更顽固,焦虑更严重。 比如你反复想一件事时,越告诉自己“别想了”,大脑反而会更关注它(就像别人让你“别想粉色大象”,你反而会忍不住想)。所以,打破循环的关键,不是“消灭想法”,而是改变你对“想法”的反应方式。 可以从这3件具体的事开始尝试:1. 先给你的“强迫思维”贴个标签:“哦,这是强迫症又在跳出来了”当那些反复的想法出现时,别急着对抗或自责,试着在心里轻轻说一句:“嗯,我现在又被强迫思维抓住了”。 这个动作的意义是:把“你”和“想法”分开。你不是“被想法控制的人”,你只是“正在观察到一个强迫思维的人”。就像看到天上飘过一朵云,你知道它存在,但不会觉得“我必须赶走这朵云”。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别扭,但多试几次,你会发现自己对想法的“恐惧感”会减轻一点。 2. 练习“允许它存在,同时做自己的事”—— 这是打破循环的核心强迫思维的“威力”,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对它的“过度反应”(比如拼命想控制、反复纠结)。试着反过来:允许这个想法在脑子里“飘着”,不跟它较劲,同时继续做你手头的事(比如吃饭、看书、走路)。 举个例子:如果脑子里反复想“刚才那句话说错了”,别停下来纠结“到底错没错”,而是告诉自己“嗯,这个想法又来了,没关系,我先把碗洗了”,然后专注于洗碗的动作(水流的声音、碗的触感)。 刚开始,焦虑可能会更明显(因为你没“解决”它),但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想法就像海浪,你不跟它对抗,它自己会慢慢退去。而你的“不反应”,会让大脑逐渐明白“这个想法不重要”,慢慢减少它的出现频率。 3. 每天留10分钟“专门想”—— 给思维一个“出口”如果想法实在太顽固,忍不住想,可以试试“预约时间”:告诉自己“现在不能想,等晚上8点到8点10分,我专门坐下来想这件事”。 到了预约时间,就专心想,甚至可以写下来(比如“我到底在担心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10分钟一到,就告诉自己“今天的时间到了,明天再说”。 这个方法的作用是:既不让想法“憋着”(否则会更反弹),又不让它“随时随地冒出来”,慢慢夺回对“什么时候想”的控制权。 最后想对你说: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有反复——今天做得好,明天又被缠住,这太正常了,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习惯的改变本就需要时间。对自己宽容一点,就像对待一个正在学走路的孩子,摔倒了,扶起来再走就好。 如果这些方法试了一段时间,痛苦还是很重,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尤其是擅长认知行为疗法CBT,特别是“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ERP”的)能帮你更系统地打破循环;如果焦虑到影响睡眠、吃饭,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药物(比如SSRIs类)也能帮你减轻症状的“强度”,让你更有精力去练习自我调节。 你已经在渴望改变了,这本身就是非常有力量的信号。强迫症或许会暂时困住你,但它绝对困不住一个愿意为自己努力的人。慢慢来,你一定能重新感受到“掌控自己”的感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