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和父母没法好好相处,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类别 生活杂谈
内容

我和父母相处得特别糟糕,老是没办法好好交流。动不动就和他们吵架作对,每次吵完又后悔,可下次还是控制不住。我甚至觉得父母像一伙儿的,自己就像个外人。尤其是父亲,还总帮着母亲打骂我,这让我心里特别难受。我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大家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告诉我面对这些问题究竟该怎么解决呀?

能感受到你此刻的矛盾与痛苦——既渴望和父母修复关系,又被频繁的争吵、被排斥的孤独感反复刺痛,尤其是父亲“帮着母亲打骂”的行为,更是像在心里划下一道道伤口。这种“想靠近却总推开,事后又后悔”的循环,确实会让人疲惫又无助。但你愿意主动寻求改变的想法,已经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或许能帮你慢慢走出困境:

第一步:先停一停“冲突循环”,给彼此“缓冲带”

你提到“每次吵完又后悔,可下次还是控制不住”,这其实是因为情绪激动时,大脑会进入“战斗模式”,理智被情绪淹没。想要打破这个循环,关键是在冲突升级前“踩刹车”。

  • 当争吵苗头出现时,先“物理抽离”:比如感觉父母语气变冲、自己心跳加快时,试着说“我现在有点激动,怕说伤人的话,我去喝杯水/去房间待10分钟,我们等会儿再聊”,然后立刻离开现场。哪怕只是站在窗边深呼吸30秒,也能让情绪降温。
  • 事后“复盘”而非“自责”:吵完后别只盯着“我又没控制住”的后悔,而是写下:“刚才他们说什么时,我最生气?”“我当时真正想表达的需求是什么(比如‘我希望他们听我解释’‘我不想被骂’)?”——慢慢摸清自己的“情绪触发点”,下次就能更早察觉“要炸了”的信号。

第二步:试着“拆解”父母的行为,跳出“他们是一伙儿的”的执念

你觉得“父母像一伙儿的,自己像外人”,这种孤独感会让你更难冷静。但很多时候,父母的“抱团”未必是针对你,可能是他们多年形成的互动模式(比如母亲习惯用指责表达情绪,父亲用“帮腔”避免矛盾扩大,却没意识到伤害了你)。

  • 试着给他们的行为“找动机”(而非定罪):比如母亲的打骂,可能是她不知道怎么表达关心(比如“你熬夜玩手机,她怕你伤身体,却只会说‘你找死啊’”);父亲的“帮腔”,可能是他怕母亲更生气(比如“他觉得‘先顺着你妈,等她消气了再说’”)。当然,这不是替他们的错误行为辩解,而是帮你跳出“他们故意针对我”的执念——当你意识到“他们可能是‘不会爱’,而不是‘不爱’”,内心的怨恨会少一些,也更能冷静应对。
  • 单独“链接”其中一方:如果和父母同时沟通容易紧张,不妨先从和其中一方(比如相对没那么强势的一方,哪怕只是父亲)建立“小互动”开始。比如吃饭时给父亲递双筷子,随口说一句“爸,今天这菜挺香的”;或者母亲在做家务时,问一句“要不要我帮你递个东西?”。这些不带压力的小事,能慢慢打破“外人”的隔阂感——父母其实也会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你的善意。

第三步:用“非对抗”的方式,说出你的感受(而非指责)

你提到“控制不住吵架”,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习惯用“指责”回应“指责”(比如他们骂你“不听话”,你立刻回“你们根本不懂我”),结果越吵越凶。其实,比起“争对错”,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更重要——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让你多难受。

  • 用“我句式”代替“你句式”:比如,当他们又一起指责你时,别急着反驳,试着说:“刚才你们一起说我时,我心里特别慌,感觉自己像个外人,特别难受”(说感受);而不是说“你们就知道合伙欺负我”(指责)。前者会让父母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带来了伤害”,后者只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挑刺”,反而更抵触。
  • 挑“平静时刻”聊,别等吵架时说:比如饭后散步、父母心情好的时候,试着说:“爸妈,其实我挺怕跟你们吵架的,每次吵完我都睡不着。有时候我做错事,你们能不能慢慢说?我其实听得进去的。”——人在平静时,更容易接受“软沟通”。

第四步:如果“打骂”涉及伤害,别硬扛,找“外力”帮你

如果父母的“打骂”已经涉及身体伤害(比如动手打人),或者语言暴力让你长期失眠、自我怀疑,一定要记得:你的安全和情绪健康,比“修复关系”更重要。这时候可以试着:

  • 找“第三方缓冲”:比如信任的亲戚(比如姑姑、舅舅)、老师,甚至社区里的长辈,让他们帮忙和父母沟通(比如“孩子说你们最近总吵架,她心里挺难受的,你们是不是也有啥难处?”)。外人的视角往往能让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家庭矛盾已经很激烈,自己和父母都找不到突破口,可以试着提议“一起找个心理咨询师聊聊”(比如借口“我最近总失眠,医生说可能需要家庭一起聊聊”)。专业的咨询师能帮你们看清彼此的互动模式,教父母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关心,也教你更从容地回应。

最后想对你说:改变和父母的关系,从来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你主动示好后,他们还是会指责你;可能你试着沟通了,他们还是没变化——这些都很正常。但只要你每次都比上一次“少一点冲动,多一点冷静”,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说出一句感受,少一句指责”,关系就一定会慢慢松动。

你已经在努力了,这就值得被肯定。慢慢来,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关系一点时间。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2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