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美文:

 

标题 孙权劝学情感语录
类别 情感美文-情感语录
内容

孙权劝学,山川之美的意思,具体点

全文翻译: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啊!山峰耸入云端,溪流清澈见底。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在。

孙权劝学中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达了什么情感

他哥说他的事情发现的晚了,表达了不解或者着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借此语表达要求鲁肃以发展的眼光看人,不要再轻视自己,表达了两人相互欣赏的意思。

对鲁肃赏识人才的感叹。兄弟之间的玩笑,两人互相欣赏。用他的才识教会鲁肃刮目相看。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出自宋·司马光的《孙权劝学》。原句的意思是:“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出处:宋代司马光《孙权劝学》原文节选: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参见“吴下阿蒙”条。

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孙权劝学》简介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

2、《孙权劝学》讲述了吴主孙权劝告他的大将吕蒙去学习的故事,吕蒙刚开始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托,然后经孙权规劝,终于开始学习。等到鲁肃重新见到吕蒙后,发现吕蒙的才能与谋略大为长进。

3、孙权利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逼利诱”的方法,以自身的体会来开导吕蒙.,使吕蒙心服口服,自己用功,努力学习。

4、意思是: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5、主要内容:吕蒙是孙权手下一员虎将,孙权为了委以大任,先从吕蒙地位入手,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当吕蒙“辞以军中多务”时,孙权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并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孙权劝学笔记

此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孙权劝学》选自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一书中,《孙权劝学》体裁为记叙文,孙权在文中表现为善劝,对部下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形象。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意思是:很久没见到过这人,今天看到了,就应当立即重新刮目相看招待。

地位不同 《师旷劝学》:师旷劝学师旷为臣,晋平公为君,是臣劝君。《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孙权为君,吕蒙为臣,是君劝臣。语气不同 《师旷劝学》:师旷劝学是委婉巧妙的劝。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情感美文发布平台,专注于为女性朋友们提供情感美文、语录、散文、情书等文章。

 

Copyright © 2021-2025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