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1、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以及依依不舍的离别酸楚全诗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最后一句点明主旨。 3、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4、作者与友人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李白岁王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赠汪伦》内容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5、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为李白送行。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 李白的赠汪伦中忽闻岸上踏歌声是指什么东
李白。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赠汪伦》,所以“我”是指李白。全诗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踏歌声是指李白的好友汪伦边跺脚边唱歌的声音,这是古代的一种风俗。《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左右,在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中还记载着一件趣事。 
踏歌声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心情
1、因此,踏歌声所表达的诗人心情应该是欢快、愉悦的,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间文化的欣赏。 2、汪伦这种独特的送友方式,既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又体现了他达观豁然的性格,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豪爽、乐观的胸怀和两个朋友间心心相印的友谊。用“踏歌声”写送行的情景十分生动,有声有色。 3、“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4、“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