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脉络 |
类别 | 情感美文-情感散文 |
内容 | 朱自清《春》一文第一段是如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1、《春》第一段中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翘首企盼之情和迎接春天的欣喜之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品一开头,作者就用了一个反复修辞手法。 2、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1)修辞手法:两个“盼望着”是反复修辞手法。(2)表达心情:这种手法的作用,是强调作者盼春心情迫切。“脚步”是拟人。 3、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写盼春,文章一开头,就连用两个“盼望着”,以短短的十七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第二段:从“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到“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写春。 朱自清荷塘月色》文章结构1、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相思(偏重抒情)。文章的结构,是圆形的。从空间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沿荷塘复又回来,记叙了一次完整的夏夜游。 2、《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 3、荷塘月色段落划分和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即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6段)写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又可分做三个层次。 4、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荷塘月色》两条行文线索(感情和行踪),一正一副相辅相成地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5、分段大意如下:第一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6、第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第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第三段(7~11):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阅读《春》这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朱自清的《春》 结构层次是:总分总,前后呼应结构。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2~7段):绘春,5幅画描绘出浓郁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三部分(8-10段):颂春,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新”“美”“充满活力”。 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绘春 ,第三部分:颂春。第一部分(第一段):写盼春的心情。 纵横结合式结构 《春》的结构是纵横结合式,全文分三部分,即:盼春、绘春、颂春。 《春》的结构:是纵横结合式。全文分三部分,即:盼春、绘春、颂春,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纵式安排。 朱自清的《冬天》,从全文来看,本文的结构和线索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结构:分总 线索:文章分写三个场景,再 总写回忆这三个场景给自己带来的温暖感 受。 2、结构是并列式,线索是冬天。作者描写了三个场景:父亲为孩子夹豆腐,冬夜与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过冬。三个场景并无直接联系,为三个事件并列的结构。 3、冬天的晚上,我们兄弟三个与父亲围在一起品尝白煮豆腐,热腾腾的豆腐在满足我们食欲同时也同样温暖我们的心。 4、承上启下;外边是冬天,而家里是春天,表现出家中的温暖、作者对家的牵挂,以及作者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 5、承上启下,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外面的冷与心中的暖进行比较,说出,外面虽然冷,但是有着家人的关爱,大家的关心,即使是冷透了,也是“暖”的。 6、全文就像一部无声电影,质朴、自然,一个个特写镜头,都流露出深厚的思想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巧妙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是本文的特色,文章中冬天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气氛。 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1、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是构思缜密,布局精巧。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 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为情感色彩浓郁、意境情景交融、构思缜密精巧、语言清新自然。情感色彩浓郁。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 3、朱自清通过自己在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自创的鲜明特色,为自己成为散文巨匠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荷塘月色》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1、先是颇不宁静,看到月色之后,心情有了好转;看到天上淡淡的云之后,心情变得更好了;听到蝉声之后,心情又有了跌落;想到嬉游的光景时,作者的心情又变得好转了起来。 2、感情基调:一般解读为“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说它有 淡淡的忧愁,读者一般都能理解和接受。在文中,作者开头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在夜深人静之时到月下的荷塘散步以排遣。 3、《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4、荷塘月色情感变化过程如下:朱自清,先是颇不宁静,可以说是没心情,后来看到月色之后,心情发生了变化。“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情感美文发布平台,专注于为女性朋友们提供情感美文、语录、散文、情书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