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字部】
【广韵】靡为切【集韵】【韵会】【正韵】忙皮切,并音靡。【说文】黄帝初教作糜。【释名】糜,煮米使糜烂也。【博雅】糜,糏也,𫗴也。【礼·月令】行糜粥饮食。【史记·封禅书】施糜之属。【注】施糜粥之神。【风土记】俗尚以赤豆为糜,所以象色也。
又烂也。【孟子】糜烂其民。【前汉·贾山传】无不糜灭。
又与靡通。【礼·少仪】国家靡敝。【疏】靡为糜,谓财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与眉同。【前汉·王莽传】赤糜闻之,不敢入界。【注】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韵】或作糜、糜。
〔【礼·月令】行糜粥饭食。〕 谨照原文饭食改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