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𩖳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𩖳
字形信息
字型 上風下之
部首 風
字典解释 (𩖳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夏 xià 《汉语大词典》
1.大。
2.大屋;大殿。
3.五色。
4.古代汉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亦指中夏。中原地区。
5.禹乐名。亦泛指大乐歌。
6.舞名。文舞。
7.水名。夏水。传说此水冬竭夏流,故名。故道从湖北省荆州市东南分长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市北,折东北至仙桃市治附近入汉水。汉水的别称。
8.佛教语。僧徒称年为夏。
9.朝代名,即夏后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禹子启所创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
10.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也称大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省横山西北)。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于公元618年自立为王,国号夏。初建都乐寿(今河北省献县),次年迁洛州(今河北省永年东南)。北宋仁宗时,党项羌贵族赵元昊所建。史称西夏,亦简称夏。建都兴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元末明玉珍所建。都城重庆。
11.姓。
12.夏季。四季的第二季。阴历四月至六月。
夏 jiǎ 《汉语大词典》
1.木名。亦作“槚”、“槚”。参见“夏楚”。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𩖳 《康熙字典》 【戌集】【風字部】
【六书略】与夏同。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字部】
【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并音暇。四时,二曰夏。【释名】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前汉·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秉礼,执衡,司夏。
又【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并音下。中国曰华夏。【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诗·周颂】肆于时夏。
又国号。禹受舜禅,易虞为夏。
又国名。【史记·大宛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晋史】赫连勃勃。【宋史】李元昊,并僭国号曰夏,属今宁夏。
又泽名。【书·禹贡】雷夏既泽。
又大夏,禹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按九夏,有声无辞,注疏以《雅》《颂》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诗·秦风】于我乎,夏屋渠渠。【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注】大俎,一名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书·禹贡】羽畎夏翟。【注】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饰。【周礼·春官·染人之职】秋染夏。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盖取诸此。
又【集韵】举下切,音贾。地名。负夏,卫地。【礼·檀弓】曾子吊于负夏
又阳夏,在开封。【史记·高祖纪】追项王至阳夏。
又木名。【礼·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注】夏,槚也。楚,荆也。【诗·大雅】不长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刑。
又,胡可切,音荷。【陈琳·玛瑙勒赋】四宾之筵,播以淳夏。色夺丹乌,明照烈火。
又叶创举切,音楚。【扬雄·城门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设夫险阻
又叶胡故切,音互。【贾谊·𫛳赋】单阏之岁,四月维夏。庚子日斜,𫛳集余舍。 【春秋释例】除春夏之夏,余皆户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时之夏,余义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删。
说文解字注
夏 《说文解字注》
中国之人也。 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 从夊。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 胡雅切。古音在 五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瞰夫雷池 𩖳 葢 蠶事雨蛹 桃花豔 立矣 ...

《大字增補事類統編》 卷五 ,(清) 黃葆真 增輯,石印本,第41頁

查看更多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9 7: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