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唐韵】居匀切【集韵】【韵会】规伦切,并音均。【说文】三十斤也。【孟康曰】万一千五百二十铢。【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疏】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钧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轻,而立民信也。
又【集韵】一曰陶瓬轮。【正字通】陶人模下圆转者为钧。【前汉·贾谊传师古注】陶家名转者为钧,盖取周回调均之义。
又大钧,天也。【前汉·贾谊传】大钧播物,坱圠无垠。【注】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钧上,此以造物为大钧也。言造化为人,亦犹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诗】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又乐名。【张衡·西京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又剑名。【淮南子·览冥训】淳钧之器成。【注】淳钧,古剑。
又地名。【左传·昭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
又水名。【前汉·霍去病传】涉钧者。【注】钧耆,水名。
又姓。【风俗通】楚大夫元钧之后,汉有侍中钧喜。
又与均同。平也。【诗·大雅】四𬭤既钧。【注】矢镞重羽轻,必参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后,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左传·成六年】善钧从众。【注】钧,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钧声。【注】钧,同其声。 【集韵】或书作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