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字部】
【唐韵】【集韵】并子肖切,音釂。【博雅】醮,祭也。【前汉·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
又【说文】冠娶礼祭。【礼·冠义】醮于客位。【疏】酌而无酬酢曰醮
又【昏义】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注】父醮酌子命往迎妇,以男当倡导其女也。
又尽也。【尔雅·释水】水醮曰厬。【疏】醮,尽也。【荀子·礼论篇】利爵之不醮也。【注】谓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于筵前也
又【正字通】凡僧道设坛祈祷曰醮。【张端义·贵耳集】徽考宝箓宫设醮,一日亲临之,道士伏章久乃起。上问故,对曰:适至上帝所,值奎宿奏事,毕,章始达。上问奎宿何神。曰:本朝苏轼。是后谤议者言皆不入,虽道流之说出于惝恍,然不为无补也。
又【五音集韵】昨焦切,音樵。与憔同。【庄子·盗跖篇】满心戚醮。【注】醮,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