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
【唐韵】绮戟切【集韵】【韵会】【正韵】乞逆切,并音绤。【说文】壁际孔也。【玉篇】穿穴也,裂也。【礼·三年问】若驷之过隙然。【释文】隙,本又作却。【左传·昭元年】墙之隙坏。【孟子】钻穴隙相窥。【史记·货殖传】秦文孝缪居雍隙。【注】隙者,閒孔也。地居陇蜀之间要路,故曰隙。
又【玉篇】閒也。【左传·隐五年】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注】隙,閒也。
又【广韵】怨也。【史记·樊哙传】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又【前汉·匈奴传赞】遭王莽始开边隙。
又【前汉·地理志】北隙乌丸夫余。【注】隙,际也。
又【唐韵正】古音绮略反,义同。
又【唐韵正】古音绮路反。【韩非子·亡征篇】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说苑·建本篇】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按玉篇、广韵、韵会、正韵诸书皆作隙,故字汇载入十一画内。惟说文作隙,集韵、类篇因之。正讹,隙从二小,中从日,景也,会意。作隙,非。故正字通收入十画内。应从正字通。 【集韵】同隙。亦作隙隙。【篇海】讹作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