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韵】昨含切【集韵】【韵会】【正韵】徂含切,并音𨅔。丝虫也。【说文】任丝也。【诗·豳风】蚕月条桑。【书·禹贡】桑土既蚕。【淮南子·天文训】蚕珥丝而商弦绝。【博物志】蚕三化,先孕而后交,不交者亦产子。【尔雅翼】蚕之状,喙呥呥类马,色斑斑似虎。初拂谓之蚝,以毛扫之,蚕尚小,不欲见露气。桑叶著怀中令暖,然后切之得气,则众恶除也。【酉阳杂俎】食而不饮者蚕。
又原蚕。【埤雅】再蚕谓之原蚕,一名魏蚕,今以晚叶养之。
又红蚕。蚕足于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蚕已老,则红,故谓之红蚕。
又野蚕。【后汉·光武纪】野蚕成茧,被于山阜。
又华蚕。【述异记】园客种五色香草,啖华蚕,得茧一百二十枚,大如瓮。
又【本草】石蚕,一名沙虱,乃东涧水中细虫。
又雪蚕,生阴山及峨嵋山,北人谓之雪蛆。
又金蚕,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之食叶也。
又蚕室。【晋书·礼志】皇后亲乘车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
又蚕神。【尔雅翼】今蚕神曰苑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记】蚕丛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蜀郡蚕陵。【国名记】彭之遵县有蚕厓。
又蚕茧,草名。【本草】治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