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韵】【集韵】【正韵】并博陌切,音百。【说文】长也。【释名】父之兄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又兄曰伯。【诗·小雅】伯氏吹埙。
又第三等爵曰伯
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九命作伯。【注】上公有功德者,加命为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疏】公羊传,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是东西二伯也。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又妇人目其夫曰伯。【诗·卫风】伯也执殳。
又马祖,天驷,房星之神曰伯。【诗·小雅】既伯既祷。【注】以吉日祭马祖而祷之。
又鸟名。【左传·昭十七年】伯赵氏,司至者也。【注】伯赵,伯劳也。
又姓。益之后。春秋时有伯宗,伯州犁。
又同陌。【史记·酷吏传】置伯格长。【注】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
又【正韵】必驾切。同霸。五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也。伯叔伯长之义,后人恐与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别之。
又叶蒲各切,音博。【诗·大雅】王锡申伯。叶下𫏋濯。
又叶壁益切,音必。【史记·叙传】维弃作稷,德盛西伯。
又叶博故切,音布。【扬雄·解嘲】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
〔【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九命作伯。【疏】公羊传,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伯主之。是东西二伯也。言九伯,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谨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言九伯下增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