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糵”, “萼”, “ 𦸦 ”, “𦭽”, “芛”, ...
《龍龕手鑒》龍龕手鑑上聲卷第二“草部第六”,(辽) 釋行均 撰,四部叢刊續編影印宋刻本,第25-31頁
蕆, 蕞, 𦿌, 𦸦 。 䒲, 葿, 𦱃 䕞, 薚、 ...
《玉篇》大廣益㑹玉篇卷第十三“艸部一百六十二”,(北宋) 陳彭年 重修,四部叢刊景元刊本,第4-5頁
𣭷 𢠜 㪍 誖 㶿 桲 孛 艴 挬 脖 𦸦 鵓 ○咄 柮 𩢎 𩨳 ○宊 梲 云 ...
《廣韻》廣韻入聲卷第五,(北宋) 陳彭年 著,四部叢刊景海鹽張氏涉園藏宋刊巾箱本,第21-23頁
膏、 調中散、銀白散、 𦸦 苛散,治小児虚汗盗汗 ...
《葉氏錄驗方》卷一,(宋) 葉大廉 輯,抄本,第10-12頁
蘋 薐 𦸦 蓼 蔈 葫 𬝜 聃 遂 蓖 薩 薈 葆 ...
《陳明卿太史考古詳訂遵韻海篇朝宗》卷六,(明) 陳仁錫 撰,刻本,第39頁
脖 㫲 𩗓 𥹸 侼 鬻 餑 𩣡 渤 𢠜 𦸦葧 䄶 艴 𦫛 䴺 𩟕
《重編廣韻》重編廣韻卷第五“入聲”,(北宋) 陳彭年 撰、(明) 朱祐檳 重編,嘉靖二十八年(1549)益藩刻本,第32頁
茨菇 𦸦 薺 菇産 其性可 茭白 楊枝 ...
《【乾隆】元和縣志》【乾隆】元和縣志卷十六,(清) 許治 纂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第4頁
茹搗汁多飲自然消化生 𦸦 薺搗汁
《鼎鍥幼幼集成》卷四,(清) 陳復正 著,文化11年刊本,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