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韵】【韵会】并居六切,音掬。古作蘜、鞠。【尔雅】蘜,治蘠也。【郭注】今之秋华菊。【礼·月令】鞠有黄华。【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又水名。【水经注】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涧山芳菊溪。
又【韵补】诀力切。【贾岛诗】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耀繁英,美人无消息。【集韵】亦作蘜。
〔【唐韵】【韵会】并居六切,音掬。古作蘜。【说文】蘜,治墙也。【郭注】今之秋华菊。【礼·月令】蘜有黄华。〕 谨按郭注系尔雅之注,今改说文为尔雅。并照原文墙字改蘠字。月令蘜字改鞠字。古作蘜之下增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