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韵】许惟切【集韵】呼维切,并音倠。【说文】仰目也。【声类】大视也。【前汉·五行志】万众睢睢,惊怪连日。【注】仰目视貌
又睢盱,详盱字注。
又恣睢,恣意怒视也。【史记·伯夷传】暴戾恣睢。【注】睢,仰目怒貌
又【礼书】暴慢恣睢。【注】恣睢,犹毁訾也。【后汉·崔骃传】羿浞狂以恣睢。【注】自用之貌
又【韵会小补】睢音虽。
又【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正韵】翾圭切,并音𧥏
又【广韵】香季切【集韵】【韵会】【正韵】香萃切,并倠去声。义并同。
又【集韵】翾畦切,音近醯。睢睢,元气貌。
又【广韵】息遗切【集韵】【韵会】【正韵】宣佳切,并音绥。水名。在梁郡,受汴入泗。或作濉。【左传·成十五年】出舍于睢上。
又睢阳、睢陵,并县名
又睢州,今属归德府。
又姓。赵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为氏。明有睢稼,洪武初请立卧碑。
又【字汇补】曰唯切,音伟。星名。【史记·天官书】岁星与翼轸,晨出曰天睢。 【集韵】或作眭。 【说文】从目隹声。与隹部从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