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字部】
【唐韵】博昆切【集韵】【韵会】【正韵】逋昆切,并本平声。【说文】走也。【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一曰趋事恐后曰奔。【诗·周颂】骏奔走在庙。
又嫁娶而礼不备亦曰奔。【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谓不必六礼备,非淫奔也。
又凡物皆言奔。【诗·鄘风】鹑之奔奔。【小雅】鹿斯之奔。【石鼓文】零雨奔树。【韩愈·秋怀诗】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按奔言俱十三元韵,《正字通》沿《字汇》之误,奔叶音边,岂以言在一先韵耶。
又姓。石晋将奔洪进。
又【集韵】【韵会】并方问切,音愤。覆败也。【李陵·与苏武书】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又【广韵】甫闷切【集韵】【韵会】补闷切【正韵】逋闷切,并本去声。急赴也。【释名】变也。有急变奔赴之也。【增韵】奔走,凑集也。
又叶于夷切,音依。【崔亭伯七依】乃命长秋使驱兽,夷羿作虞人。腾句喙以追飞,骋韩卢以逐奔。 【说文】从夭,贲省声,入夭部。俗省作奔。奔,奔本字。
〔【尔雅·释居】堂上谓之行。〕 谨照原书释居改释宫。〔【诗·齐风】鹑之奔奔。〕 谨照原书齐风改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