𣂁 《说文解字注》
斛旁有庣也。 庣各本作𣂁。今正。斛旁有庣、谓斛中有宽于方尺之处。若作有𣂁、是斛外有物名𣂁矣。汉律历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其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郑氏曰。庣、过也、算方一尺。所受一斛。过九牦五豪。然后成斛。刘徽注九章算术曰。晋武库中所作铜斛。其篆书字题斛旁云。律嘉量斛、方一尺而圜其外。庣旁九牦五豪。幂一百六十二寸。深一尺。积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及斛底律嘉量斗、方尺而圜其外。庣旁九牦五豪。幂一百六十二寸。深一寸。积一百六十二寸。容一斗。升居斛旁。合龠在斛耳上。与律历志同。按庣旁者谓方一尺而又宽九牦五豪也。不宽九牦五豪则不容十斗。故制字从斗庣会意。 从斗。庣声。 形声中包会意也。土雕切。 二部 。庣字不见于许书。今按即窕之异体。穴部曰。窕深肆极也。释言曰。窕、肆也。又曰。窕、閒也。毛传曰。窈窕、幽閒也。此以幽释窈、以閒释窕。窕训肆、则为过乎方尺。训閒、则为方尺又宽九牦五豪。从广与从穴同也。今篆体去其首笔则非是。尔雅释文、玉篇、广韵皆作𣂁。 一曰突也。 此即郑氏过也之意也。 一曰𣂁、利也。 此又一义。 尔雅曰。𣂁谓之疀。古田器也。 𣂁者、金部铫之叚借字。铫者、田器。此云古田器者、所以明六书之叚借也。详铫下。